文成塘山同胞回乡寻根 28年后续写两岸亲情
时间:2017-04-01 字号:[ ]
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转眼间清明时节又将来临,每当这个季节到来,万物复苏,草木滋长。但更重要的是,出门在外的游子,不论多远都会千里迢迢回家祭祖,缅怀祖先、寄托乡愁。

同根同源血脉相连,台胞盼常回家看看。2017年3月31日,绵绵细雨,淅淅沥沥,祖籍珊溪镇塘山村的台胞林家兴先生回乡寻根祭祖,一大早,塘山村的乡亲们早早等候在村口,迎接远道而来的林家兴先生,在林氏宗亲的陪同下,他先后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前和祖堂,与宗亲一起祭拜祖先。

今年28岁的台胞林家兴先生台湾出生长大,中国国民党青年骨干,原任中国国民党中常委,现任台湾北部大专院校学生自治联合协会理事长。其父林葱16岁时孤身一人外出打拼,随后辗转去到台湾,1987年他首次回乡,并出资修造简易公路和母校校舍,随后的几年中,林葱先生多次回乡,心系家乡建设和教育。老先生对故土的眷恋和执着深深感染了当时稚嫩的幼子——林家兴,林葱先生过世后,他牢记父亲的嘱托,在清明节前踏上了“回家”的路途。

宗亲们拿出了保存几十年的老照片和家书,说:“你父亲每每回来都会拿着你的照片,跟我们说你从小到大的故事,你看,这张照片是你参加游泳比赛时拿到冠军的照片,他说别的孩子游完1500米就累得走不动道,只有你还能蹦蹦跳跳的跑到父亲的身边。”林家兴先生看着手里“沉甸甸”的照片和家书,低头沉默不语,眼眶却微红了,或许他是想念父亲了,也或许是懊悔自己没有早跟父亲“回家”看看。

祭祖活动结束后,林家兴先生回到村里看望了在乡亲人及祖屋,并与多位年长的乡亲亲切座谈,畅叙乡情。家乡的一草一木让回乡寻根祭祖的台湾宗亲倍感亲切,而家乡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更是让他倍感温暖。林家兴先生知道父亲一直对家乡的发展非常上心,他表示虽然父亲已逝,但作为子女,一定会谨遵亡父遗愿,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林家兴先生虽然生长在台湾始终不忘自己的根在大陆,自己是珊溪塘山村林氏的后代,一直以来都秉承祖训来做人、做事,他说,不知道自己的本源,人生就没有意义了,无论自己多成功,最后还是要归源,但是也很遗憾,台湾距离温州,仅仅50分钟的飞机里程,但28年来,却是自己第一次脚踏家乡的黄泥土,可自己明白,两岸血脉、亲情是一脉相承,必须世世代代要传下去。

落叶归根是每一个游子的梦,根在哪,家就在哪,木有本,水有源,海峡两岸一脉相承,不可分离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