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 温台合作 > 投资环境
城市建设
字号:[ ]


 
城市建设现状

  温州城市建设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到九十年代初,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温州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,以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为目标,建成山水温州。建成区面积从1998年的68平方公里扩大到2002年的125平方公里。新增绿地420万平方米,新建各类房屋1600万平方米,市区人均住房面积20.7平方米。
  旧城连片改造的旧街区,有解放南路街区、江滨路街区、信河街街区、康乐坊百里街区和欧洲城五大块,在旧城区出现一个协能齐全、辐射全市、面向21世纪的繁华商业中心区。新区建设主要有城市中心区、杨府山片区、黄龙片区、梧埏片区和南浦住宅区五大块。在5.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中心区。十大标志性建筑:广电中心、图书馆、档案馆、歌剧院相继开工和建成。
  城市道路建设。2002年至今新建、改建、扩建城市道路20多条(信河街北段、康乐坊、百里路、沿江路二期、过境路、城市中心区的锦江路、府东路、开源路、惠民路,瓯海大道、南塘大道、温州大道(中心区段)、汤家桥路、高教园区北人口道、江滨西路鹿城工业区段、划龙桥西路吴桥工业区段、牛山北路、上陡门路北段、杨府山路),面积380万平方米。
  扩建新建十大城市公园:世纪广场、江心西园、中心公园、景山公园、九山公园、汇昌河水上公园、温州乐园、加州乐园、白鹿洲公园、翠微山公园。
  对方交通初步构筑起水、陆、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。建成泽雅水库、珊溪水库及赵山渡引水工程,城市日供水量达60万吨。建成中心片污水处理厂一期,日处理污水量10万吨。建成2座城市垃圾发电厂,日处理垃圾能力900吨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程,计划总投资83亿,到2015年基本完成。已完成1600多万平方米清淤工程,并全面启动十大截污工程。
  城市供水、供电、污水、垃圾处理等设施不断完善,环境大为改善,城市建设已由过去追求量的扩张转变为致力质的提高的发展新阶段。

城市规划

  概况2002年按照“东移、西扩、南联、北接”的城市发展战略,和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目标,全年共组织编制各层次规划41项;复查批复建筑设计方案186项;出具规划设计条件129个;受理选址定点建设项目724件;核发《用地规划许可证》269份,审批用地475万平方米;办理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(正本)88份,建筑面积94平方米;审批市政工程项目66项。
  完善《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》根据近期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,编制旧城片、杨府山片、永强新区片、梧埏片和三溪片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。为提高城市品位,规划好城市绿化环境。在完成中心区城市整体设计的基础上,编制了三洋湿地、大罗山生生态公园、九山公园(二期)、中央公园、汇昌河水上公园、南塘街水乡风貌、龟湖地区水乡风貌保护等规划、瓯江两岸景观设计规划、三洋湿地居民点调整改造规划、五马街区、解放路沿街景观保护规划以及城市道路交通、城市轻轨交通网络、城市公交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。并完成杨府山中央商务区、龙湾新中心区、黄龙商贸城改造设计等。
  按照“工业园区化,布局特色化”的要求,扩大用地发展空间,盘活现有土地存量,优化用地配置,合理用地布局。对原有工业园区布局进行优化调整,优先安排特色工业用地,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,形成市级工业集中发展区。解决工业发空间、规模企业、特色工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,适应中心城区功能与产业转换。同时,按照“总量控制、分期实施”的要求,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,市区规划安排工业用地90平方公里,其中新增用地达60平方公里,基本满足近期工业发展用地。同时,考虑远景发展预留工业用地40平方公里,在布局上适应近远期规划和各行政区均衡发展的要求。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,积极控索三产发展新路子,加强信息产业、会展业、物流业、旅游业及服务业的规划研究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,把三产布局作为规划重要内容予以落实。

  市政园林

  1、供气管理
  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,分别组织对全市47个储配站、7家管道公司的40个临时瓶组气化站及全市的供应网点的全面安全检查,并根据存在的问题,对安全隐患严重的3家企业予以停业整顿、对另外43家企业予以限期整改。加强了燃气企业资质管理,完成了全市13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资质的全面检查和复审,并上报省厅。严格把好燃气工程建设的审批关,全年共审批液化石油气临时瓶组气化站11个,转报燃气工程3项,组织工程竣工验收17项。2002年全市新建储配站2家,新增储气能力350立方米。市煤气总公司全年液化气销售量5.1万吨。管道燃气发展迅速,全年新增居民用户3388多户,公建用户42家,输送液化气2374吨。液化气充装合格率、钢瓶检测合格率、燃气工程设计安装合格率均达100%。
  2、供水管理
  加强供水企业资质管理,年中组织检查全市22家供水企业的水质情况,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,并评选储瑞安市自来水公司、苍南县自来水公司、永嘉县自来水公司、龙湾镇自来水厂四单位为“水质管理先进单位”,对管理薄弱、水质较差的瓯海区南白象水厂进行通报批评;对10家供水企业进行资质评审和复审工作。为确保城市二次供水水质;防止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,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,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就市区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,并起草了《温州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》。为理顺二次供水管理关系,明确职责,完善供水体系起到了规范作用,该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并于2003年2月1日起施行。市水务集团全年售水量10654.25万吨,水质综合合格率99.1%,管网维修及时率100%。全年还完成铺设DN100以上管线46.7公里,使管网总长度达696.1公里,增加用户7535户。对潘桥镇、涂村工业区及市区大简巷、南塘街、公园路、兵营巷等供水低压区进行全面改造,共建管线14.3公里。
  3、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
  完成了车站大道出口泵站接管和6万吨临时泵站工程,以及塘河干流截污、南塘街截污接管、花柳塘河、矮凳桥河截污、飞霞南路、黎明路排污干管工程。8座直排式公厕的管网改造;并实施住宅楼雨污分流改造,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整治和农贸市场截污整治等20余处。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,中心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,于6月份投入试运行,日处理污水7至8万吨,出厂水质基本达标。续建日处理污水10万吨工程,土建工程基本完成,进入设备调试。西片(卧旗山)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处理10万吨,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。西片污水集污管道工程,于2002年底开工建设。
 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
0
上一篇: 下一篇: